計畫架構
知識的取得除了必須與市場端、策略目標緊密連結外,臺灣企業還必需學習以開放及共同參與的方式,與顧客、合作夥伴、供應商等專業知識連結,建立與上下游供應鏈系統的知識整合,進而協助並強化產業知識能量的提升。一般而言,透過知識管理可以達成降低成本、提供最新、完整、統一的資訊、服務品質,與創造企業的無形資產。而透過產業聚落或異業合作的方式,並利用知識管理做為提供以服務與創新為導向的營運模式,更能突顯出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,使臺灣得以延續製造優勢,發展出高附加價值的商業模式。綜上所述,為能健全產業知識,本計畫擬透過以下幾點之策略,以達成上述之計畫目標,說明如下:
1. 促進產業知識分享網絡化
面對資訊科技日新月異,所帶來各種的衝擊,讓企業面臨更多的挑戰,一旦企業驚覺或發現重要的策略性資產不存在,或是不能從內部獲取時,能耐的落差與知識的缺口便立即顯見,這時企業必須從外部獲取知識,而外部的科技知識來源很多,對企業而言必須培養吸收知識的機制,判別知識的可轉移性與可用性,且必須有管理此類活動的能力。由於每一種專業知識,都包含了各種因果關係或各種手段與目標之間的關聯,然而單一的知識領域,通常不足以處理涉及多種因素且因果關係複雜的問題,因此需要結合各種不同的知識領域才能考慮周詳面面俱到。
而在這個資訊超載的時代,知識已不再僅附著於紙本之上,更脫離了有限的實體介面,知識的呈現不再需要刪減、修改,透過網路的跨時空性與超文本性,知識展現出有別於以往的全新架構,不再是層層堆疊、精煉萃取的金字塔狀,而是更為寬廣、沒有框架與界限、全民皆可投入與參與,且型態與內容更為多元化、使用上也不再受時空限制,更沒有絕對的定論與樣貌。正因為龐大的訊息流量持續朝我們湧來,這也使得我們對知識體系的認知也全面翻轉。因此,從知識網絡的發展可延伸至知識社群的成立,所謂知識社群是指透過互動機制,如教學區、討論區、專欄區、留言板、聊天室、公佈欄等,共同創造知識、分享知識的團體。透過知識社群,可以讓相同專業或特長的知識族群,形成互動、建立忠誠度、共同創造知識、分享知識。
為了能讓知識的傳播更為迅速、透明,從動態的角度來看,知識網絡對於組織而言是一連串的工作系統,彼此緊密串聯,包含企業中的個體、團隊、組織甚至是與組織外部之間的關聯性,並且與組織的策略行動、日常作業、反應有關,透過激進且跳躍式的學習方式,汲取更多元化的知識,以填補現有知識存量與組織目標之間的差距,並採取一連串系統性的技能和知識的組合做爲能力的基礎,將這個系統性建立在堅實的專業化和集中化知識結構上,用以協助並維持組織的競爭力,企業也必須要結合資通訊技術的應用,以使學習更具便捷、效率,如此也才能促使產業知識的分享更為暢通,知識的連結更為緊密與網絡化。因此,本計畫執行的工作重點之一,在於積極強化組織內部與外部標竿學習及分享的方式,協助企業快速結合資通訊技術的傳播,透過知識的交流協助企業及員工能在既有知識上不斷累積、學習,進而激發知識創新的動力。
2. 協助產業技術服務升級化
知識及科技創新是帶動國家經濟成長的原動力,近年來,各國無不紛紛致力強化知識創造、流通與加值能力的政策,希望藉由知識能量轉化生產力與經濟活動,以達成促進經濟持續成長的目標。臺灣過去製造業偏重在製程的效率提升,對於關鍵產品與技術仰賴進口,缺乏品牌與通路能力,故附加價值較低,此特性將不利提升所得與生活品質。因此,未來將協助產業技術與服務的升級以提升價值、透過製造服務雙引擎以擴大成長基盤,故為了提升臺灣之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發展上能發揮舉足輕重的角色,就必須建立國家創新系統,將企業、學研與政府單位加以連結,以加強政府政策、人力資源、研發機構、產業群聚等四個元素之間的影響,以及與國際趨勢之開創或領先的關係。
由於產業知識的茁壯必須建立在既有的基礎與架構之上,而人才和教育是建構國家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,因此;為了能讓知識能被更有系統化的學習,本計畫彙整國內、外各項資源與應用技術或工具導入模式的建立,除了主動觀察並蒐集國內外相關調查與研究資訊,依據相關資料與產官學研界之意見進行評估,將其技術或工具予以驗證及本土化,藉以擴大這個領域的知識庫,產生「整體知識」,協助企業更有系統化、效率化的學習,以深化企業本身的知識含量,達到專業知識產業化、深耕化之發展目標,累積並厚植組織的智慧資本。
另一方面,企業在升級轉型過程中,必然會遇到一些阻力,例如人才與技術斷層、營運管理、創新研發等各種問題,為了協助業者解決在經營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,將協助企業運用知識管理及相關技術服務,針對業者之情況,選派合適專家或顧問,進行臨廠訪視服務,提供改善建議或相關協助,以使企業從知識型產業逐步導向成智慧型產業之方向發展,並提供知識管理加值深度診斷服務,以及知識管理加值輔導,期能結合創新技術與經管手法之實務經驗,改善或強化經營方向或作法,進而運用知識創新加值,創造新的服務價值、流程或創新的產品、技術或服務,強化企業經營體質與競爭能力之提升,形成較具彈性的開放性產業生態體系,以使企業擺脫微利困境與紅海市場,有效協助產業技術服務升級化。
3. 促使企業經營運作效能化
過去在工業經濟時代下,管理對象主要以機器設備與操作人員為主,企業只要依靠層級節制、分層負責的組織型態進行嚴密監控,便能達到提升效率與勞動生產力之目標,但在知識經濟體下,經營管理產生典範之轉移,為維持組織的競爭力,企業管理模式將隨著知識工作者的情況與需要作調整。為促使知識工作者產生創新知識,及時解決問題、迎合市場需求,組織型態將以富彈性和自主性的團隊運作為主,並且透過一些激勵或開創的作法,促使人員不斷學習與創新,使員工在自主、自律基礎上完成任務,進而促成組織變革,提升整體知識的生產力。
面對市場快速變動與需求多樣化所帶來的經濟成本,目前許多企業偏好以減少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式因應之,以降低企業本身適應的能力與彈性調整之包袱。然而,隨著知識生產力與知識資本,漸漸取代勞動生產力與固定資產的發展態勢,企業在管理模式與組織架構上的改革亦應加速進行,擺脫傳統僵化的管制作法,才能因應知識經濟之挑戰,確保企業維持與發揮競爭優勢。在企業希冀回復昔日經濟榮景的呼聲中,為促使企業讓組織知識產生實質效益,將協助企業運作過程中的資訊、流程、技術、經驗等專業知識,經由整合、創造的過程,成為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知識,並轉化為更具附加價值的商品、服務或能力。
因此,本計畫執行的重點中,將協助局內推動及落實政院政策交辦事項外,透過專案執行團隊能有效地掌握、整合及運用組織內部專案中的各項資源(如:時程安排、資源規劃與配置、成本管控等),以提升整體的專案績效,並確保達成專案計畫的執行任務,對外亦能協助整合本計畫之跨部會之各項專業與服務,主動提供企業所需資源,協助企業解決升級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營運困境,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的經營體質與國際競爭力,再造臺灣經濟榮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