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工精密
升級智慧工廠 鋼珠龍頭「天工精密」搶攻高階航太市場
每顆珠子的公差比一隻病毒還小,是台灣鋼珠龍頭「天工精密」穩坐冠軍寶座的硬實力。瞄準未來充滿潛力的航太級鋼珠市場,天工精密以全新升級的智慧工廠應戰。圓滾滾的鋼珠,體積輕巧到幾乎沒有感覺,卻是隱身在許多設備中的重要零件。小至線性滑軌、滾珠軸承,大至工具機台、機器手臂,甚至汽車、飛機,都少不了鋼珠這個關鍵要素。
讓眾多設備運轉順暢的推手,是台灣的鋼珠龍頭「天工精密」,每年生產150億顆鋼珠,產量重達1,800公噸,「我們是零件中的零件!」二代接班的天工精密總經理林筱婷說。
成立超過40年的天工精密,以汽車零件和工廠自動化設備為主力,特別專注在小於3.175毫米的微小鋼珠,最小尺寸甚至可以做到0.7毫米。一桶20萬顆的珠子,肉眼看來幾乎毫無差異,但其實只要尺寸相差0.001毫米,就是不同產品,擁有破千種品項,每顆珠子的公差都小於130奈米,「等同於一隻病毒的大小。」精準的加工技術,就是天工精密的硬實力。
這幾年,天工精密每年都維持10-15%的成長率,更往上攻頂難度更高的航太市場,是全台唯二可以生產航太級鋼珠的公司,「不管在精密度或剛性上,客戶對於飛上天的東西,要求又更高了!對鋼珠產業來說,能進到航太領域,是一個upgrade。」
想要在嚴苛的市場站穩腳步,公司體質也要跟著改變,「科技」就是最好的助力。天工精密在2020年申請經濟部工業局「智慧機械-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AI應用」計畫,導入「航太級鋼珠AI智慧產線導入供應鏈資訊串接」轉型計畫,還配合台商回流政策,投資12億元,在彰化二林中科園區建置智慧工廠,於2023年初正式啟用。
圖說:天工精密是台灣精密鋼珠龍頭企業,每年生產150億顆鋼珠,產量重達1,800公噸,帶動工具機台、機器手臂,以及汽車、飛機等產業發展。
鍛造機聯網,產能提升60%
天工精密的智慧化起點,就從製程開始。鍛造是製造鋼珠的第一步,先將線材冷鍛成粗胚,再經過四道研磨,至表面光亮。鋼珠採高速批量生產,以天工精密採購的高速鍛造機來說,最高產能一分鐘可以打出1,000顆,林筱婷形容,「如果你在旁邊看,就會看到嘣嘣嘣一直打出來。」
而影響鍛造的關鍵,就是模具品質。過往天工精密依靠打出來的鋼珠量測,如果粗胚出現尺寸誤差,便推測模具可能已經損壞。但等到發現模具異常,機器已經又打了上萬顆,來不及阻止,也因此天工精密不敢把產能開到最大,一分鐘只有500顆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天工精密在鍛造機台上加裝感測器,蒐集機台數據,在模具損壞前就能提早預防,避免因模具損壞而生產出不良品,也因為能夠即時診斷示警,現在產能一分鐘提高到800顆,足足增加60%。
圖說:天工精密鋼珠採高速批量生產,因無法預測鋼珠鍛造模具的壽命,難以提升生產效率。導入智慧化生產後,在鍛造機台上加裝感測器,蒐集機台數據,在模具損壞前即能提早預防,產能從一分鐘500顆提高到800顆。
打造自動巡檢機器人,即時量測研磨尺寸
鍛造完後,接著進入研磨製程,過往機台無法設定研磨到特定尺寸後自動停機,只能依照經驗,用人工定時巡檢的方式手動調整。林筱婷舉例,假設一顆珠子判斷大約要磨7小時,才能磨到剛好的尺寸,時間快到時,員工就要繃緊神經,不斷巡視機台,密切注意尺寸變化,一旦磨到精準尺寸就要趕快停機,如果稍不注意磨過頭,對於要求精密的鋼珠來說,就無法出貨;更糟的是,若研磨設備發生異常,「好不容易7個小時熬過去了,卻傷到鋼珠表面。」
天工精密同樣運用機聯網,在研磨機加裝智慧機上盒,即時蒐集設備數據,在第一時間就能人工停機,還能隨時監測看設備有無異常。不僅機台聯網,天工精密還打造了三台自動巡檢機器人,按照生產排程和設定路徑,在研磨產線中固定巡邏,量測鋼珠尺寸,省去人工巡檢機台的龐大負擔。
圖說:天工精密導入自動巡檢機器人,按照生產排程和設定路徑,在研磨產線中固定巡邏,量測鋼珠尺寸,不僅省去人工巡檢機台的負擔,也能第一時間察覺設備異常進行停機作業,減少生產不良品。
林筱婷有感而發的說,在沒有聯網以前,「每台設備就像一座座孤島,完全不知道生產狀況。」現在每座孤島都被串聯起來,資訊即時傳遞,結合巡檢機器人的自動量測,讓粗研磨階段產能提升25%。
在計畫結案後,天工精密還不斷往智慧化推進,現在收到機台數據後,會再回傳機上盒,透過機上盒新加裝的伺服器,直接控制設備降壓、停止,完全不用人工操作,「我們一直努力往前精進。」這是天工精密對於企業發展與自身技術的展望。
目前在天工精密工廠中,機聯網數量多達400台,扣除極度老舊的設備,「幾乎能聯網的我們全裝了!」過去在製程中,高度仰賴老師傅們的智慧,手動調整設備參數,假設最初鍛造出來的球形漂亮,就能減少後續的研磨時間,但每位師傅的經驗大不相同,生產工時介於半天到2-3天之間,相差200%以上。現在有了機台數據回饋,就能直接找到最佳參數,有效節省製程時間。
有了即時的機台數據後,天工精密也打造行動戰情室,透過建立跨瀏覽器的入口網站,主管只要連入系統,就能隨時掌握各項生產數據和異常狀況通知,「走到哪都是戰情室。」
圖說:天工精密掌握即時的機台數據後,打造行動戰情室,主管只要連入系統,就能隨時掌握各項生產數據和異常狀況通知。
導入先進規劃排程,解決改單常態
解決了製程端問題,在客戶需求端,天工精密也常面臨客戶在一到兩週前臨時改單的痛點。林筱婷指出,由於鋼珠是搭配件,裝在軸承或線性滑軌裡,隨著客戶每次生產狀況不同,可能本來下單3.000毫米的珠子,最後發現需要的是3.001或2.999毫米才最適配,所以時常提出改單需求,這是鋼珠領域獨有的產業特性。
過去天工精密依靠人工排程,一遇到臨時改單,排程就會大亂,人做的決策,也不一定符合最佳化的設備使用效率,「因為人的思考和想像是有限的。」以往面對這種臨時改單的需求,天工精密的訂單完成率不到60%。
也因此天工精密決定導入先進規劃排程APS,運用系統縱觀全面因素,從訂單模擬、生產原料、採購提醒,到需求預測、庫存管制、出貨排程,減少人工派單調度失誤的機會,成功將接單到交貨的前置時間縮短了20%,也連帶將設備效率(OEE)從40%提升至60%,目前天工精密仍在持續優化APS,希望2023年OEE能達到70%的目標。
圖說:天工精密決定導入先進規劃排程APS,從訂單模擬、生產原料、採購提醒,到需求預測、庫存管制、出貨排程,減少人工派單調度失誤的機會。
天工精密的資訊串接也向上下游供應鏈擴展,打造供應鏈串接系統。林筱婷指出,過去和上游的外包廠商都是靠人工聯絡,耗時費力,導入系統後,所有採購單進度和產品出貨進度等資訊一目了然,而下游客戶改單也可以直接在系統進行,目前這套系統已串接了兩家上游廠商,和一家下游客戶,未來三年希望可以再擴散導入十家上下游業者。
成立研發部門,扮演智慧化研發大腦
這個整廠轉骨的智慧化改造,天工精密拿出十足決心,除了大手筆建立新的智慧工廠外,還在2020年成立新的研發部門,扮演公司智慧化的研發大腦。林筱婷透露,鋼珠身為零件中的零件,生產設備都是業界少見的專用機,若想找到符合公司需求的解決方案,難度不小;若用套裝軟體修改,客製化程度幾乎就跟從頭開始一樣,乾脆決定自己來,「我們的研發部不是在研發新產品,而是針對生產流程、設備做改進。」上述提及的許多系統研發、設備改造,幾乎都出自研發部之手。
但過程中也遇到不小的挑戰。台灣做精密滾動體的公司數量極少,天工精密又是台灣第一個導入智慧化計畫的鋼珠公司,對於內部的工程師和外部合作的系統設備商(SI)廠商來說,雖有軟體上的知識,卻從沒接觸過精密滾動體行業,需要時間摸索,向現場老師傅學習專業知識和經驗,吸收轉化後,才能抓到眉角,「我常半開玩笑說,這是從『工人智慧』到『人工智慧』,人的專業知識傳承和溝通,有時候是雞同鴨講。」
熬過陣痛期後,天工精密總算開始享受甜美果實。研發部不斷創新,針對鋼珠出貨前的百百檢驗,也就是每顆鋼珠都要經過檢驗才能放行,以前只能靠人工肉眼檢查,現在研發部開發AI光學檢測系統,直接用機器辨識篩檢,一秒就能判讀三顆鋼珠,不僅能快速揪出不良品,甚至還能直接將不良品分類,像是有水痕、生鏽、污漬等,再以此回溯製程,找出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。
圖說:天工精密開發AI光學檢測系統辨識篩檢鋼珠,不僅能快速揪出不良品,更可進行分類,再以此回溯製程,調整生產參數,提高產品品質。
林筱婷坦言,過去工廠同事可能不太理解研發部門扮演的角色,但當產品一個一個端出來時,產線人員發現,在克服陌生的學習過程之後,新科技、新設備的導入確實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益,大家也開始更願意擁抱智慧化科技,現在越做越上手,「大家反而開始期待,下一次會做什麼?」她笑著說。
未來天工精密還有很多計畫想要實現,比如因應ESG風潮,透過智慧機上盒即時蒐集每一階段製程的用電量,找出優化方案,再透過機上盒控制所有機台馬達,節省工廠電力。2023年啟用的智慧工廠,正是最好的實踐場域,老牌的鋼珠王國不停轉型升級,就像鋼珠一樣,持續滾動向前。
圖說:天工精密在二代接班的林筱婷總經理(中)帶領下,成立新的研發部門,扮演公司智慧化的研發大腦,針對精密鋼珠的生產流程、設備進行優化,也以自身企業之成效,作為產業標竿與學習典範。
(112年9月撰稿)